JJGC.info 繁体|简体
当前位置:主页 > 深度观察 > 聚焦前沿
为促进小微企业更好发展,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课题组近日发布了《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初步摸清了全国小型微型企业的总体数量和占各类企业、市场主体的比重。本报从今天起刊出“小微企业面面观”栏目,通过采访课题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对报告内容进行解读,希望以此增进社会各界从各自领域和宏观、微观等诸多层面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问题的关注,为支持、鼓励和引导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对策建议。
“在重庆的30万户企业中,小微企业就有20多万户。从2010年下半年至今,重庆财政总计投入约26亿元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新创办小微企业11.8万户,带动就业84万人。”重庆市工商局小微处处长聂刚告诉记者,小微企业已成为重庆市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的主渠道。
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发布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恰恰验证了这一结论。根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报告课题组对2012年3月至6月实际参加年检的约1200万户企业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和从业人员3项指标进行了数据采集。分析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如果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全部划为小微企业,则小微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中所占比重超过94%。
据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经济监督管理司综合处处长张久荣介绍,一方面,小微企业敢于创新,各类新兴行业和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又大多集中在以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为主的传统行业。从行业分布来看,批发业和零售业小微企业占各类小微企业的比例最大,达到36.44%;其次是工业小微企业,占18.4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小微企业占9.93%。这几大行业的小微企业共占各类小微企业总数的近2/3。
据统计,目前我国70%以上的城镇居民和80%以上的农民工都在小微企业就业。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微型企业创业及就业门槛较低,创办微型企业消耗资源少,对环境的适用性更强,创办速度更快,从而使得数目众多的微型企业在总量上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
从资产净值人均占有份额上来看,小微企业单位投资的劳动力和单位产值使用劳动力都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同样的资金投入,小微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平均比大中型企业多4倍至5倍。也就是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意味着以更少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O5全球概念生活馆总经理刘超2012年从外企辞职创业。他认为,小微企业就业门槛低,创新意识更强。这家公司主营概念型家居用品和礼品,成立至今已开设了4家门店,吸纳就业约30人。
小微企业富有进取精神,但同时易受政策等外部环境的直接影响。聂刚介绍说,近年来,重庆市政府在国家的总体扶持政策之外,又单独出台了许多针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比如为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工人等提供3万元至5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在创业初期,可以享受15万元无抵押无担保的融资基准利率贷款;在财税政策上,还可以享受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返税。同时,帮助小微企业参加会展活动,给予场地资金补贴等。“从发展效果看,有1万多户小微企业成长壮大为规模比较大的中小企业。”
作为传统的劳务输出地区,重庆市针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吸引了许多农民返乡创业。据统计,在重庆市11.8万户新创小微企业中,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约占1/3。聂刚告诉记者,不久前他曾对一家从事电子元件加工的小微企业进行调研。该企业负责人从沿海带回了技术和订单,从创业初期的只有3名员工,发展至今已解决了4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日前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提出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范围。聂刚欣喜地说,这意味着有更多小微企业将享受到优惠,尤其是对于创业初期的小微企业来说,有助于他们“蓄水养鱼”。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其他许多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关键是要把税外的负担真正降下来,但是,“财税这方面可做的,还是要加快做。”
(责任编辑:陈爱娟)